国内外专家共话癌症早筛前沿技术

10月16日,“癌症早筛早治前沿技术国际论坛”以线上方式举行。聚焦“落实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以科学突破防癌瓶颈”主题,众多国内外专家交流全球最新的癌症早筛早治前沿技术。

论坛由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上海生物医学检验试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通过早筛网、医学界两大平台直播。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副理事长胡建华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发表的世界癌症报告,如不采取有力措施,癌症患者会在未来20年增加60%。

“癌症没有国界,需要各国通力合作。”胡建华说,论坛聚焦癌症早期检测与干预领域新技术,“相信本次会议会为临床医生、科学家、业界专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宝贵的交流机会。”

Thrive Earlier Detection 技术创新副总裁、联合创始人Isaac Kinde 博士谈到了目前攻克癌症面临的一大挑战:约70%的病例缺乏有效筛查手段。他介绍了团队着力打造的配合软件和服务进行的多癌血液筛查方法 MCED,并分享了公司基于CancerSEEK液体活检技术进行的DETECT-A万人真实世界研究,表明可通过多癌种血液检测将传统“症状检测”的癌症检测模式转换到“筛查检测”模式。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生物医学检测试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施奇惠说,团队发展了在血液和多种体液中检测源于多种癌症的稀有肿瘤细胞细胞的通用标志物,并采用大规模的单细胞测序对检测到细胞是否确为肿瘤细胞进行了严格验证,从而在分子层面上验证了标志物的可靠性。基于驱动基因突变与拷贝数变异谱的单细胞测序除了明确肿瘤细胞,还能提供用药的靶点以及预测耐药和生存期,实现精准的单细胞诊断。

美国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胸部肿瘤内科及新药研发内科主任医师、首席研究员李廷侃分享了在循环肿瘤DNA指导的肺癌精准治疗、早期检测和诊断的创新之路,并着重介绍MSK旗下癌症液体活检方法MSK-ACCESS。

四川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刘玉萍表示,目前国内80%的恶性肿瘤或癌症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癌症早筛刻不容缓、需要高度重视。”刘玉萍说,我国已把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和筛查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在早期发现癌症,提高患者生存水平。

刘玉萍提出,健康管理中心作为一个早筛和早诊的平台科室,每年的体检量庞大,依托庞大的数据,可以打开癌症诊疗格局的天花板,让更多癌症患者在早期被发现。同时,健康管理中心能与医院或者医联体各单位对接,一旦发现患者的早期恶性肿瘤,便可提供精准的检后治疗服务,从而打通癌症患者的早筛、早诊和早治全流程。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专委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叶定伟以该院泌尿肿瘤团队为例,介绍了从最初建立单中心的MDT泌尿肿瘤团队,到辐射全国,解决国内医疗资源和诊治水平区域不均衡问题,并针对各地技术、模式、制度、政策等层面的差异,将抗癌防癌从传统的一对一、单维度的疾病诊治模式,上升到全流程健康管理。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分享了《CTC与肺癌早期诊断与转移》话题。他表示,癌症的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是控制癌症提高生存水平最主要的方式,在肺癌领域,需要费用比较低、容易操作、同灵敏性、高特异性,能够广泛适用的早期筛查技术。

陆舜就循环肿瘤细胞(下称“CTC”)在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预后及疗效评估及指导产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做了详细技术解读,并阐述了创新液体活检技术的具体数据,以及与传统方法的对比。

责任编辑: 陈可轩

首页    2021年    国内外专家共话癌症早筛前沿技术
2021-10-17
科技日报
聚焦“落实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以科学突破防癌瓶颈”主题,众多国内外专家交流全球最新的癌症早筛早治前沿技术。